折筳已向灵氛卜,亦说能归似两疏。的解释

诗词原文

归隐

折筳已向灵氛卜,亦说能归似两疏。的解释

宋·陆游

折筳已向灵氛卜,亦说能归似两疏。

云外飞鸿元自在,林间啼鸟正相呼。

身如病鹤闲心在,家似孤云一径芜。

欲问吾庐何处是,青溪溪畔白茅庐。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折下竹枝向神灵占卜归期,也听说能够像汉代的两疏(疏广、疏受)一样辞官归隐,云外的飞鸿本就自由自在,林间的鸟儿也在相互呼唤,我的身体虽如病鹤般虚弱,但闲适之心犹在,家就像孤云一般,门前小径已长满荒草,若问我的茅庐在何处,就在那青溪溪畔,白茅覆盖之处。

释义

诗中“折筳已向灵氛卜,亦说能归似两疏”表达了诗人通过占卜决定归隐的决心,并希望自己能像汉代疏广、疏受那样,以年老为由辞官归乡,享受田园之乐。“云外飞鸿元自在,林间啼鸟正相呼”描绘了归隐后自由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身如病鹤闲心在,家似孤云一径芜”则反映了诗人虽身体不佳,但心境闲适,家虽简陋,却充满自然之趣。“欲问吾庐何处是,青溪溪畔白茅庐”点明了归隐之地的具体位置,也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归隐思想的体现,通过描绘归隐后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折筳卜归”的意象,既体现了诗人对归隐的决绝态度,也暗含了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的亲近,飞鸿、啼鸟、病鹤、孤云等自然意象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归隐之情更加生动、具体,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归隐生活的美好憧憬,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遭贬,晚年,他深感报国无门,遂萌生归隐之念,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通过描绘归隐后的自由、宁静生活,诗人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