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竹
唐·郑谷
苍筤独出千丛里,翠节骈生数尺馀。
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初。
作者及朝代
作者:郑谷,唐代诗人。
朝代:唐
作者简介
郑谷,字守愚,唐代著名的诗人,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尤其擅长作诗,郑谷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他的诗作在当时广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茂密的竹林丛中,有一株苍绿的嫩竹独自挺立而出,它的翠色竹节生长得十分茂盛,高达数尺有余,自古以来,王子猷就特别偏爱竹子,大概是因为竹子具有虚心高节的品质,尤其是在雪霜初降的时节,更能彰显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释义
“苍筤独出千丛里”:描述了嫩竹在茂密的竹林丛中独自挺立的景象,突出了其独特之处。
“翠节骈生数尺馀”:形容竹子生长茂盛,竹节翠绿且高达数尺,展现了竹子的生命力。
“自是子猷偏爱尔”:引用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字子猷)爱竹的典故,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
“虚心高节雪霜初”:赞美竹子虚心高节的品质,以及在恶劣环境下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竹为题,通过对竹子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首句“苍筤独出千丛里”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竹子的独特之处,次句“翠节骈生数尺馀”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状态和生命力,后两句则通过引用典故和赞美竹子的品质,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又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精神的赞美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郑谷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有关,他生活在唐代,那是一个文化繁荣、艺术昌盛的时代,郑谷作为一位诗人,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竹子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景物,其虚心高节的品质深深吸引了郑谷,他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状态和品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这首诗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反映了诗人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