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思
唐·李商隐
月色映窗纱,寒风透薄家。
坐寒床下板,步转劫前壶。
孤影对长夜,愁思满天涯。
何时归故里,再叙旧时花。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月光映照在窗户的纱帘上,寒冷的风穿透了单薄的房屋。
我坐在冰冷的床板上,脚步在劫难之前的酒壶旁徘徊。
孤独的身影面对着漫长的夜晚,愁绪如同满天的云彩。
何时才能回到故乡,再次叙说那些旧时的花朵与故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坐在床板上,思绪万千,脚步在酒壶旁徘徊,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愁绪。
赏析
这首诗以月色和寒风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坐寒床下板,步转劫前壶”两句,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寒夜中的孤独与无奈。“坐寒床下板”写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困苦,“步转劫前壶”则暗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留恋,后两句“孤影对长夜,愁思满天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与愁绪,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漂泊异乡、仕途不顺的时期,他身处异乡,面对寒冷的夜晚和孤独的身影,不禁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和过去的时光,这种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愁绪,促使他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与哀愁的诗篇,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现实背景,以及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是我根据关键词和要求创作的,但李商隐确实写过很多类似的表达孤独、思念和愁绪的诗篇,在解读这首诗时,可以将其视为李商隐诗歌风格的一种体现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