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雨时方得,烟霄路自逢。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云雨时方得,烟霄路自逢。出自哪首诗?

《遇道者》

唐·吕岩

云雨时方得,烟霄路自逢。

会须求至道,三岛一相从。

作者简介

吕岩,即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祖师爷级人物,民间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授以丹道,又遇火龙真人传以剑术,最后道成,能“飞剑取人头”,数传而为剑仙,后奉天帝之命为天下道教全真道祖师,居蓬莱常阳洞府。

译文

在云雨交加的时刻,我才得以领悟;在烟雾缭绕的云霄之路上,我自然地遇到了(道),我一定会去追求那至高无上的真理,与三岛(传说中的仙岛)的仙人们一同修行。

释义

首句“云雨时方得”描绘了作者在某种特定环境或心境下(如云雨交加的时刻)获得了某种领悟或启示,次句“烟霄路自逢”则表达了作者在追求道的道路上,自然而然地遇到了指引或机遇,后两句则表明了作者追求至道的决心和愿景。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作者对道的追求和领悟,首句和次句通过云雨、烟霄等自然元素,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氛围,暗示了作者在追求道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和曲折,这两句也体现了作者对于道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认为道是在特定时刻和环境中自然呈现出来的,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作者追求至道的决心和愿景,展现了作者对于道的坚定信仰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道教中的重要人物,其一生都在追求道的真谛,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特定时刻或环境下,对于道的领悟和感悟的抒发,在唐代,道教文化繁荣兴盛,吕洞宾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对于道的追求和领悟自然更加深入和独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的修行经历、道教思想以及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有关,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吕洞宾对于道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