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胡郁陶,征旅亦悲愁。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苦寒行》

我心胡郁陶,征旅亦悲愁。的意思及出处

魏·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胡郁陶,征旅亦悲愁。

相望各一涯,长安度陇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朝代:东汉末年(后成为曹魏奠基人)

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东汉末年权臣,亦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译文

向北征伐登上太行山,道路崎岖多么艰难!羊肠坂路曲折盘旋,车轮为之毁坏断裂,树木萧瑟寒风呼啸,北风中传来声声悲叹,熊罴在我面前蹲坐,虎豹在道路两旁长啸,溪谷荒凉人烟稀少,大雪纷纷漫天飘洒,抬头远望长声叹息,长途跋涉思绪如潮,我内心郁郁不乐,远行的旅途也让我感到悲伤忧愁,彼此相隔万里之遥,渡过陇山心中忧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行军的艰难困苦,表达了诗人对征途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太行山的险峻、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野兽的威胁,反映了征途的艰辛,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抑郁和悲愁,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

赏析

《苦寒行》是曹操创作的一首反映征途艰辛和思乡之情的诗歌,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征途的艰难困苦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以北上太行山为起点,逐步展开对征途的描绘,从山路的崎岖、自然环境的恶劣到野兽的威胁,都写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巧妙地运用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征途的艰辛相结合,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忧虑。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诗人没有过多地运用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修辞,而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将征途的艰辛和内心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等手法,使诗歌具有更深的内涵和更丰富的意蕴。

创作背景

《苦寒行》是曹操在东汉末年战乱时期创作的一首诗歌,当时,曹操正率领军队进行北伐,征途艰难困苦,自然环境恶劣,士兵们思乡心切,在这样的背景下,曹操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征途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士兵们的内心世界,也展现了曹操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深厚情感和人文关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