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小别经三月,重游阅十年。
(注:“小别经三月,重游阅十年”这句并非贾岛原诗《题李凝幽居》中的完整句子,而是后人根据诗意或类似情境提炼或组合而成,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诗中作为结尾,进行创意性解析。)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试,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武宗会昌初年,贾岛以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参军,晚年隐居于安岳县浮萍乡安泉寺,卒于会昌三年十二月,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微职小,但他的诗作在晚唐却很有影响,特别是他那“推敲”的故事,更成为千古美谈。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那边红尘渐远,景色迥异,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我暂时离去,不久定回来,离此仅三月,可再次来访已是十年之后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怀念,诗中“小别经三月,重游阅十年”一句,虽非原诗所有,但在此情境下,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故地重游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幽”字贯穿全篇,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点出李凝居处的环境,清幽僻静,少有人迹,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以动衬静,描绘了一幅月夜访友的美丽画面,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和神秘,尾联“暂去还来此,小别经三月,重游阅十年”,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故地重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穷愁潦倒,但他酷爱诗歌创作,对诗歌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他善于观察生活,捕捉细节,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出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这首诗《题李凝幽居》就是他在游历过程中,被李凝的幽居所吸引,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虽然“小别经三月,重游阅十年”并非原诗中的句子,但我们可以想象,在贾岛的一生中,他或许有过类似的经历,对故地重游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也是他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表达的主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