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西北有高楼
汉·佚名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所念岂回顾,良人在高楼。
作者及朝代
此诗为汉代佚名作者所作,具体作者已无从考证,收录于《古诗十九首》中,是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者简介
由于此诗为佚名所作,我们无法得知具体作者的身份和生平,但《古诗十九首》作为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典范,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和情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译文
西北方向有一座高楼,高耸入云与浮云齐平。
楼上窗户纵横交错,绮丽的窗棂雕花精细,楼阁高耸,有三层台阶。
楼上传来阵阵弦歌声,声音悲切动人!
谁能弹奏出这样的乐曲,莫非是那因丈夫战死而悲伤恸哭的杞梁妻?
商声清亮随风飘扬,乐曲中回环往复。
一弹再弹,声声叹息,慷慨激昂,余音绕梁,久久不息。
不叹息弹唱者的辛苦,只伤感知音太少太稀。
愿我们化作一对鸿鹄,展翅高飞,远离尘世,比翼双飞。
我所思念的人怎会回头,我心爱的人就在那高楼之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北高楼的壮丽景象和楼上传来的悲切弦歌声,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所念岂回顾,良人在高楼”一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心中所爱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忘怀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高楼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西北有高楼”与“良人在高楼”相呼应,既展现了高楼的雄伟壮丽,又寄托了诗人对心中所爱之人的深情厚意,诗人通过“音响一何悲”、“慷慨有余哀”等词句,将弦歌声的悲切和激昂表现得淋漓尽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根据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它很可能是汉代士人在面对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不幸时,对知音难觅和美好爱情向往的一种抒发,在汉代,士人阶层逐渐崛起,他们开始关注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这首诗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诗中的高楼和鸿鹄等意象,也反映了汉代士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