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阳羡杂咏
唐·陆希声
阳羡城边水,征西庙后山。
松风清入耳,云气白浮天。
野老闲相语,樵夫独自行。
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缘。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希声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陆希声,唐代文学家、书法家,生卒年不详,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与书法,尤其以草书著称,陆希声曾任多职,为官清廉,政绩显著,他的文学作品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译文
阳羡古城边流淌着清澈的河水,征西庙静静地坐落在山后。
松林间吹来的清风悦耳动听,洁白的云气悠然漂浮于蓝天之上。
田野间的老人们悠闲地交谈着,樵夫独自一人行走在山林间的小路上。
这里充满了真挚的意趣,何必再去追问尘世的纷扰与缘分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阳羡古城及其周边自然风光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当地居民的闲适生活,通过“阳羡城边水”与“征西庙后山”的描绘,展现了阳羡地区的山水之美,诗人以“松风清入耳,云气白浮天”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环境的清幽与宁静,通过“野老闲相语,樵夫独自行”两句,展现了当地居民的闲适生活,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阳羡地区的山水之美与人文风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尘世纷扰的淡泊与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希声在游览阳羡古城时所作,阳羡(今江苏宜兴)自古以来就是风景秀丽、人文荟萃之地,陆希声在游览过程中,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追求自然、崇尚闲适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