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泰山上有五大夫,风烟剥落摧秦封。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泰山》

君不见,泰山上有五大夫,风烟剥落摧秦封。上一句是什么?

唐·李白

君不见,泰山上有五大夫,风烟剥落摧秦封。

秦皇汉武寻不得,空余遗迹令人慵。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译文

你难道不知道吗?在那泰山上有着五大夫松,历经风雨侵蚀,秦朝的封禅之迹已被剥落摧残,就连秦始皇和汉武帝这样的帝王也寻觅不到昔日的辉煌,只留下那些遗迹,让人心生慵懒与感慨。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泰山上的五大夫松及其周围的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辉煌岁月的感慨和对自然变迁、历史沧桑的深刻认识,五大夫松象征着古代帝王的封禅之举,而“风烟剥落摧秦封”则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更迭,秦皇汉武的寻觅无果,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不可逆转和人事的渺小。

赏析

这首诗以泰山为背景,通过对五大夫松及其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君不见”的开头,既是对读者的呼唤,也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五大夫松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其风烟剥落的景象,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而秦皇汉武的寻觅无果,则进一步强化了历史的无情和人事的渺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广阔的视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游历泰山时的所见所感有关,泰山作为中国古代的封禅圣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李白在游历泰山时,被其壮丽的景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思考的诗篇,通过描绘泰山上的五大夫松及其周围的历史遗迹,李白表达了自己对过往辉煌岁月的追忆和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认识,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对人生、历史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邃思想。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