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生涂炭的摘要:苍生涂炭是一个成语,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常用来形容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情景,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
1、苍生涂炭的释义:
苍生涂炭是一个成语,意指广大民众(苍生)处于极端困苦和灾难深重的境地,如同陷入泥沼和火坑之中,形容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极其悲惨。
2、苍生涂炭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尚书·仲虺之诰》,原文为“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后来逐渐演变为“苍生涂炭”,用以形容社会动荡、百姓受苦的情形。
3、苍生涂炭的例句:
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百姓流离失所,苍生涂炭,生活苦不堪言。
4、苍生涂炭的分解解释:
- 苍生:泛指所有的百姓、民众。
- 涂炭:原指泥沼和炭火,比喻极端困苦和灾难深重的境地。
5、苍生涂炭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的情形,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在句子中多用作谓语、定语,用以描述社会现状或历史时期的悲惨景象。
6、苍生涂炭的示例:
示例一:历史上,每当朝代更迭之际,往往伴随着战乱和饥荒,导致苍生涂炭,百姓流离失所。
示例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战争不断,民不聊生,整个国家陷入了苍生涂炭的境地。
7、苍生涂炭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水深火热等,都用来形容百姓生活极端困苦。
- 反义词:国泰民安、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等,用来形容社会稳定、百姓生活幸福安宁的情形。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解释,我们可以全面理解“苍生涂炭”这一成语的含义、来源、用法以及与之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