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叹
唐·李暮云
有宅一区如子少,受薪十束见予疏。
清风明月常为伴,绿水青山自为庐。
门外车马喧嚣远,窗前花鸟静中舒。
闲居虽好愁难遣,世事纷纭总未除。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晚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留世诗作亦不多,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及对世事纷扰的无奈,尽管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名字并不显赫,但其诗作仍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情感打动了后世读者。
译文
拥有一处小小的宅院,就像孩子般稀少珍贵;每月领取的薪俸微薄,朋友也因此对我疏远,清风明月常常陪伴我左右,绿水青山自然成了我的居所,门外车马的喧嚣声远离,窗前花鸟在静谧中悠然自得,虽然闲居的生活很好,但心中的忧愁却难以排遣,世间的纷扰总是无法完全忘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闲居生活的场景,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对世俗纷扰的无奈,首句“有宅一区如子少”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宅院的珍贵与稀少;次句“受薪十束见予疏”则揭示了诗人经济上的拮据与人际关系的疏远,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但即便如此,他仍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烦恼。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场景与心境,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宅院的珍贵与薪俸的微薄、自然的宁静与世俗的喧嚣进行对比,突出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无奈,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清风明月、绿水青山等自然景物象征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代中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了闲居的生活方式,以远离世俗的纷扰,尽管他试图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但世俗的烦恼仍然无法完全摆脱,这首诗正是诗人内心矛盾与挣扎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