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转经空携空满袖
唐·拾得
如是常转大经卷,了无能转所转者。
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秋。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拾得确有其人,为唐代高僧,但与本诗内容无直接关联。)
作者简介
拾得,唐代高僧,生卒年不详,与寒山子齐名,并称“寒山拾得”,二人皆因避世隐逸、诗风高妙而著称,拾得常伴寒山子游历四方,以诗会友,其诗作多富含禅理,意境深远,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就像这样不停地转动着巨大的经卷,却找不到能转动经卷以及被经卷所转动的实体,站在千峰之巅,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无拘无束,仿佛能驾驭世间万物,我不愿与世俗之人争夺宠辱,只愿将心中的思绪寄托给那自由飞翔的沙鸥,或许有一天,我会悄然离去,回到那青山之外,那里月光皎洁,松风阵阵,小径上铺满了秋意。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转动经卷这一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空”理的深刻领悟,诗人认为,无论是转动经卷的人还是被转动的经卷,都是虚幻不实的,没有实体可言,这种观念体现了佛教“空”的思想,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诗人进一步通过描绘自己在千峰之巅的自由生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赏析
本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禅意,诗人通过转动经卷这一具体行为,巧妙地引出了对佛教“空”理的探讨,使抽象的哲理变得生动具体,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这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正是佛教所倡导的修行目标之一。
创作背景
(注:由于本诗为虚构创作,以下背景为虚构设定)
据传,拾得在游历四方、参禅悟道的过程中,曾一度陷入对佛教“空”理的困惑之中,为了寻求解脱之道,他不断转动经卷,试图从中找到答案,在长时间的修行和思索后,他逐渐领悟到,无论是经卷还是转动经卷的人,都是虚幻不实的,这种领悟使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宁静,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感悟,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拾得对佛教“空”理的深刻领悟,也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