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佛愿行
唐·慧能
念念成就佛菩提,
念念满足普贤愿。
心光普照众生乐,
愿力周沙界无边。
作者简介
慧能(638年-713年),唐代高僧,禅宗六祖,中国佛教禅宗的实际创立者,慧能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自幼家境贫寒,以伐薪为生,后因闻《金刚经》而悟道,投五祖弘忍门下,得传衣钵,成为禅宗六祖,慧能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顿悟”而非“渐修”,对中国佛教乃至东亚佛教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每一念都在成就着佛的菩提智慧,
每一念都在满足着普贤菩萨的大愿。
心中的光芒普照众生,使他们得到快乐,
愿力遍及整个宇宙,无边无际。
释义
“念念成就佛菩提”意指修行者每一刻都在向佛的菩提智慧迈进,不断积累功德和智慧。“念念满足普贤愿”则表达了修行者每一刻都在践行普贤菩萨的十大愿,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这两句诗体现了修行者对于佛法和菩萨道的坚定信仰和不懈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佛法和菩萨道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仰,前两句“念念成就佛菩提,念念满足普贤愿”直接点明了主题,强调了修行者每一刻都在追求佛法和菩萨道的精进,后两句“心光普照众生乐,愿力周沙界无边”则进一步描绘了修行者内心的光明和愿力的广大,体现了佛教的慈悲和智慧,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慧能作为禅宗六祖,其一生致力于弘扬佛法,倡导“顿悟”法门,这首诗可能是慧能在传授佛法或修行过程中,为了激励弟子们坚定信仰、精进修行而创作的,通过表达修行者对于佛法和菩萨道的坚定追求和美好愿景,慧能希望弟子们能够不断精进,早日实现佛道,这首诗也体现了慧能对于佛教慈悲和智慧精神的深刻理解和传承。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以慧能的名义创作,但在历史上可能并无确切记载慧能曾写过这首诗,这首诗可能更多地是后人为了纪念慧能或传承其佛法思想而创作的,不过,这并不影响这首诗在佛教文化和文学中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