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法轮转六趣
唐·窥基
众生心想念念殊,所转法轮亦差别。
六道轮回无已时,唯依佛法得超脱。
作者及朝代
作者:窥基,唐代高僧,俗姓尉迟,字洪道,又称“三车和尚”,他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的首席弟子,精通梵文及佛学经典,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重要贡献。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窥基生于唐代宗室之家,自幼聪颖好学,后因感人生无常,遂投玄奘法师门下学习佛法,他不仅在佛学上造诣深厚,还擅长诗文,是唐代佛教界的一位杰出人物,窥基的著作颇丰,对后世佛教研究影响深远。
译文
众生的心中念头各不相同,因此所转动的佛法之轮也各有差别,六道轮回无休无止,唯有依靠佛法才能超脱轮回之苦。
释义
众生心想念念殊:指世间众生因各自不同的业力和习性,心中产生的念头各不相同。
所转法轮亦差别:由于众生心念的差异,所以佛法在传播和教化时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特点。
六道轮回无已时: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是佛教中描述众生生死轮回的六种境界,这里指众生在六道中不断轮回,无休无止。
唯依佛法得超脱:只有依靠佛法的修行和教化,众生才能超脱轮回之苦,达到解脱和涅槃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佛教中关于众生心念差异和佛法教化差别的思想,首句“众生心想念念殊”直接点出众生心念的不同,为后文的展开奠定了基础,次句“所转法轮亦差别”则进一步说明由于众生心念的差异,佛法在传播和教化时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特点,后两句则强调了六道轮回的无休无止和佛法超脱轮回的重要性,体现了佛教的核心教义。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佛教的深刻哲理,又易于为世人所理解和接受,窥基作为唐代佛教界的一位杰出人物,其诗作也体现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窥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传播佛法的实践经历有关,作为玄奘法师的首席弟子,窥基在佛教学习和修行上有着深厚的功底和丰富的经验,他在传播佛法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众生心念的差异和佛法教化的差别性,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阐述这一思想,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以及窥基作为一位高僧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传播佛法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