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韦应物
忝摄名山长,精庐为客开。
松风清入耳,云气白浮杯。
地僻人稀至,山深鸟语来。
何须问尘事,此境自悠哉。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惭愧地担任了这名山的主持,精美的屋舍为客人敞开。
松林间的清风轻轻吹入耳朵,洁白的云气仿佛漂浮在酒杯之中。
地处偏僻人迹罕至,深山之中只有鸟儿的叫声传来。
何必去询问尘世中的琐事,这里的境界本就自在悠然。
释义
忝摄名山长:自谦之词,表示惭愧地担任了名山的主持,忝,谦词,表示有愧于某职位或称号;摄,代理。
精庐:精美的屋舍,这里指山寺。
松风清入耳:形容松林间的清风声音清脆悦耳。
云气白浮杯:形容云气洁白,仿佛漂浮在酒杯之中,是一种诗意的夸张。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山居生活的写照,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首联“忝摄名山长,精庐为客开”以自谦的口吻引出主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态,颔联“松风清入耳,云气白浮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颈联“地僻人稀至,山深鸟语来”进一步强调了山居生活的幽静和闲适,只有鸟儿的叫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尾联“何须问尘事,此境自悠哉”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尘世琐事的厌倦和对山居生活的满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某山寺主持期间,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晚年他逐渐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转而寄情山水,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应物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