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神浒春波
唐·李商隐
碧水悠悠映柳长,轻风拂面送花香。
楼台倒影波光里,云影天光共一塘。
月色朦胧人已醉,琴声悠扬夜未央。
只应攘腕归神浒,付与春波照断肠。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清澈的碧水悠悠地映照着长长的柳枝,轻柔的风儿拂面而过,送来阵阵花香,楼台的倒影在波光中摇曳,云影与天光共同映照在同一池塘之中,月色朦胧,人已沉醉在这美好的夜色之中,琴声悠扬,夜晚还未到尽头,只愿挥动手臂回到那神浒之畔,将满腔的愁绪付与春波,让它映照出我内心深处的断肠之痛。
释义
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春夜景象,碧水、柳枝、轻风、花香、楼台倒影、云影天光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人沉醉在这美好的夜色中,然而内心却藏着深深的愁绪,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回到某个特定地方(神浒),将内心的痛苦倾诉给春波,希望它能映照出自己内心的断肠之痛。
赏析
此诗以景写情,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春夜的美丽景象来反衬诗人内心的愁苦,前六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宁静与美好,为后两句的抒情做了充分的铺垫,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愁绪,将内心的痛苦与春波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内容)
此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内心充满了愁苦与无奈,在一个春夜,他独自漫步于水边,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然而内心的愁绪却难以排解,他挥动手臂,仿佛要回到那个曾经给予他温暖与安慰的地方(神浒),将内心的痛苦倾诉给春波,这首诗就是他在这种情境下创作出来的,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