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冰壶浅,秋澄古鉴圆。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冰壶秋月

月映冰壶浅,秋澄古鉴圆。全诗是什么?

宋·释绍嵩

月映冰壶浅,秋澄古鉴圆。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桂子初生处,蟾光欲满前。

谁人知此意,吟啸动寒烟。

作者及朝代

作者:释绍嵩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主要以诗歌创作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脱俗,富有禅意,常借自然之景抒发内心的感悟与超脱之情。

译文

月光映照在如冰壶般清澈的水面上,秋日的天空如同古老的明镜般圆润无瑕,高楼台阁矗立在陡峭的河岸旁,水中的小洲与远处的天边相连,一望无际,桂花初绽之处,月光即将盈满整个夜空,又有谁能理解这份意境,唯有我在这寒冷的烟雾中吟咏高歌。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月夜下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高远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月映冰壶浅,秋澄古鉴圆”两句,以冰壶喻水清,古鉴喻天圆,形象地刻画出月夜的静谧与清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后文通过楼台、洲渚、桂花、蟾光等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联“月映冰壶浅,秋澄古鉴圆”以精炼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与颈联则通过楼台、洲渚、桂花、蟾光等意象,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尾联“谁人知此意,吟啸动寒烟”则以问句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又通过“吟啸动寒烟”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在逍遥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歌内容来看,很可能是释绍嵩在某个秋夜,独自漫步于水边或山间,被眼前的月夜美景所触动,从而有感而发创作而成,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宁静、高远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知音难觅的淡淡哀愁,在宋代,禅宗思想盛行,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其诗歌创作往往蕴含着深厚的禅意与哲理,此诗亦不例外。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