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红独解露春心,凝冷无言避春去。的释义

诗词原文

春怨

青红独解露春心,凝冷无言避春去。的释义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青红独解露春心,

凝冷无言避春去。

(注:经过核查,传统版本的刘方平《春怨》并无“青红独解露春心,凝冷无言避春去”这两句,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进行了创意性的续写,以展现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

作者简介

刘方平,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唐中宗至唐文宗年间,他擅长绝句,多写闺情、乡思,内容含蓄,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动人,艺术成就较高,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纱窗之外,太阳渐渐西沉,黄昏悄然降临。

华丽的宫殿内空无一人,只见泪痕斑驳。

空旷的庭院中寂寞无声,春天似乎即将逝去。

(续)那青红的花朵仿佛独自理解了春天的心意,

在冷凝的氛围中默默无言,仿佛要避开这即将消逝的春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昏时分金屋内的孤寂与泪痕,以及空庭中春天的即将消逝,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哀愁和对孤独情感的深刻体会,续写的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愁,通过青红花朵的拟人化,展现了它们对春天即将逝去的理解与无奈。

赏析

原诗的前两句以“纱窗日落”和“金屋无人”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孤寂而凄美的氛围,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氛围,暗示了春天的即将结束和美好时光的短暂,续写的两句“青红独解露春心,凝冷无言避春去”则通过青红花朵的拟人化手法,将诗人的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使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和丰富。

创作背景

虽然无法确切知道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但从诗的内容和情感来看,它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黄昏时分,独自面对空旷的庭院和即将逝去的春天时,内心涌起的一种孤独和哀愁的情感表达,这种情感在唐代诗歌中并不罕见,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悟,通过青红花朵的拟人化手法,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热爱。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