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须诗较明年健,别做茱萸一等看。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九日蓝田崔氏庄

未须诗较明年健,别做茱萸一等看。全诗是什么?

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您提到的“未须诗较明年健,别做茱萸一等看”并非直接出自此诗,但意思相近,特别是“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健康难料的感慨以及对重阳佳节的珍视,为贴合您的要求,以下解析将围绕这两句及整首诗进行。)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人老了,又面对着悲凉萧瑟的秋色,只好勉强宽慰自己了,今日恰逢重阳佳节,兴致来了,一定要和你们尽欢而散,惭愧的是,我的头发稀落,因帽子被风吹走而露出了头顶,便将旁边的客人拉过来为我整理帽子,蓝溪的水远远地从千条溪涧中奔泻而出,玉山高耸,两峰并峙,千古不变,显得格外苍凉,想到明年重阳,不知谁还能健在?还是趁今天多饮几杯酒,好好欣赏手中的茱萸吧!

释义

此诗通过写重阳登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以及在乱世中珍惜眼前人、事的情感,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赏析

1、情感深沉:诗人以“老去悲秋”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随后通过“兴来今日尽君欢”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既有对生命无常的无奈,也有对友情的珍视。

2、细节生动:“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幽默风趣的一面,同时也透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3、意境深远:“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两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苍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4、哲理深刻:“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借重阳佳节之际,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珍惜当下、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城南的蓝田县崔氏庄所作,时值重阳节,当时杜甫已步入晚年,生活困顿,仕途不顺,加之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使他深感人生无常、岁月匆匆,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借重阳佳节之际,与友人相聚,抒发内心的感慨与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生命的珍视。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