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夫病足思休息,藉草栖橧拟晏眠。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病中思

野夫病足思休息,藉草栖橧拟晏眠。出自哪首诗?

唐·贾岛

野夫病足思休息,藉草栖橧拟晏眠。

梦绕云山心似絮,身留竹舍意如烟。

风前月下谁为伴,水畔花间自独怜。

欲问浮生何所寄,唯将心事付流年。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贾岛虽有名篇传世,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贾岛第三次参加进士考试,终得补遂州长江县主簿,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四月十一日,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僻苦主”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贾岛一生穷愁苦吟,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译文

山野之人因病足而渴望休息,于是以草为席,以橧(一种简陋的木屋)为居,打算安然入眠,梦中思绪如同飘飞的柳絮,缠绕着云雾缭绕的山峦;而身体虽然留在竹舍之中,心意却如同轻烟一般飘渺不定,在风中、月光下,又有谁能成为我的伴侣呢?在水边、花间,我只能独自怜惜自己,想要询问这浮生的寄托何在,或许只能将心中的事情交付给流逝的岁月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病足而渴望休息的情景,通过借草栖橧、梦绕云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诗中“心似絮”、“意如烟”等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思绪的纷乱与不定,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寄托的探寻与无奈,将心事付与流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释然。

赏析

这首诗以病足思休息为引子,展开了一幅山野之人的孤寂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中“藉草栖橧”的简陋生活,“梦绕云山”的虚幻梦境,“风前月下”的孤独身影,都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也通过“心似絮”、“意如烟”等比喻,巧妙地表达了内心的纷乱与迷茫,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设定)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贾岛晚年时期,当时他因病足而行动不便,生活陷入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内心充满了孤寂与迷茫,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他借病足思休息之机,将自己的情感与思绪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淡淡哀愁与释然。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