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停镳引领意悄然,宫树离离闻杜鹃。
春色欲归何处去,玉骢嘶断五更天。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府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诗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宫词》百首,在当时颇有名气,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有《王司马集》。
译文
停下马鞭,伸长脖子远望,心中悄然生起无限情思,宫中树木葱郁,传来杜鹃鸟凄厉的叫声,春色将要归去,它究竟要往何处去呢?玉骢马在五更天时嘶鸣不断,仿佛也在为春色的离去而哀伤。
释义
停镳引领:停下马鞭,伸长脖子远望,形容人因思念或期待而凝神远望的样子。
意悄然:心中悄然生起无限情思。
宫树离离:宫中树木葱郁的样子。
杜鹃:杜鹃鸟,其叫声凄厉,常引起人们的哀愁和思念之情。
玉骢:白色的骏马,常用来指代贵族或文人的坐骑。
赏析
这首诗以宫女的视角,描绘了春日里宫中的寂寥与哀愁,首句“停镳引领意悄然”,通过宫女停下马鞭、伸长脖子远望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其内心的思念与期待,次句“宫树离离闻杜鹃”,以宫中树木葱郁、杜鹃鸟凄厉的叫声为背景,进一步烘托了宫女内心的哀愁与无奈,后两句“春色欲归何处去,玉骢嘶断五更天”,则通过春色的离去和玉骢马的嘶鸣,表达了宫女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与哀伤,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建在宫中任职期间,作为一位出身寒微的诗人,王建对宫中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他通过这首诗,以宫女的视角描绘了宫中生活的寂寥与哀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与哀伤,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某些侧面,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