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小蓬莱
唐·杜荀鹤
东山如未起,好住小蓬莱。
且共云为伴,须防鹤自来。
松风清入耳,林月皓当台。
此地堪长往,何须问俗埃。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业,他的诗作多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风格质朴自然,语言清新流畅,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著有《唐风集》。
译文
如果东山(比喻仕途或隐居之地)尚未有起色的机会,那就安心住在这小蓬莱吧,与云雾为伴,还需留意仙鹤是否会自行飞来,松风阵阵,清新悦耳,林间月光皎洁,照亮了高台,这个地方适合长久居住,何必去理会尘世的纷扰与俗气呢?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首句以“东山如未起”暗喻仕途无望,次句“好住小蓬莱”则直接表达了对隐居之地的喜爱,中间两联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坚守。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隐居图景,诗人通过“云”、“鹤”、“松风”、“林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物我两忘的意境,诗人也借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排斥,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杜荀鹤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应进士试不第,晚年更是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伴,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仕途无望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小蓬莱的宁静美好,诗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仕途艰难的现实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