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云从栋间出,人自鉴中来。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松风清入耳,花气暖盈怀。
此地堪长住,何须问俗埃。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淡泊名利著称,多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及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李中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是晚唐五代诗坛上的一位重要诗人。
译文:
云雾从屋栋间袅袅升起,人仿佛从明镜中走来。
不向人世间争夺宠辱,只将心中的事情寄托给沙鸥。
松林间的清风轻轻吹入耳中,花香温暖地充盈着胸怀。
这个地方适合长久居住,何必去询问世俗的尘埃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宁静生活,首联“云从栋间出,人自鉴中来”以云雾缭绕、人影绰约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颔联“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颈联“松风清入耳,花气暖盈怀”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美好,尾联“此地堪长住,何须问俗埃”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场景和心境,首联的云雾与人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超脱的氛围,颔联通过“不向人间争宠辱”的表述,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品格,颈联的“松风清入耳,花气暖盈怀”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美好,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尾联的“此地堪长住,何须问俗埃”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社会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李中的隐居生活有关,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李中可能因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而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他也通过“不向人间争宠辱”的表述,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品格和追求,这种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