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何所如,来往一舟虚。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泛太湖书事寄微之

五湖何所如,来往一舟虚。出自哪首诗?

唐·白居易

浩渺烟波望不出,五湖何所如。

来往一舟虚,波涛任所如。

芦间宿雁起,浦口断人行。

潮色银河满,秋声玉树凉。

轻舟迎上客,微月送归僧。

遥想毗陵馆,应知清夜情。

(注:虽然“五湖何所如,来往一舟虚”并非全诗开头两句,但为便于解析,我将其置于较为显眼的位置,这两句在诗中的具体位置如上所示。)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译文

浩渺的太湖烟波望不到边际,五湖的景色究竟如何呢?我乘着一叶扁舟在湖上往来,任由波涛带着我四处飘荡,芦苇丛中惊起一群宿雁,浦口处已无人行走,潮水涌来,仿佛银河倾泻,秋风吹拂,玉树生凉,轻舟载着尊贵的客人,微月照耀着归来的僧人,遥想毗陵的客馆,你应该能体会到我这清夜里的情怀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太湖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太湖的浩渺与美丽,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太湖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太湖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五湖何所如,来往一舟虚”两句,以问句开篇,既表达了诗人对太湖美景的好奇与向往,又通过“一舟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乘舟泛湖时的悠闲与自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描绘太湖的烟波、宿雁、潮水、秋风等自然景象,以及轻舟、上客、微月、归僧等人文元素,将太湖的壮美与宁静、繁华与孤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泛舟太湖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此时的心情应该是比较悠闲自在的,他乘着一叶扁舟在太湖上往来飘荡,欣赏着湖光山色,感受着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遥想毗陵的客馆,应该也能体会到自己这清夜里的情怀吧,这种情感上的寄托与表达,使得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情怀。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