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景
楼台隐隐云中起,叠嶂层峦青未巳。
远望山川如画里,近观草木似仙圃。
飞鸟成群寻佳木,溪流潺潺绕山趾。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睹。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年\~756年),他擅长五言古诗,风格雄浑奔放,内容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也有抒发个人抱负和描写自然景色的佳作,李颀的诗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楼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地升起,重重叠叠的山峰连绵不断,青翠的颜色没有尽头,远远望去,山川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走近一看,草木又如同仙人的花园,成群的飞鸟在寻找着茂密的树木栖息,溪流潺潺地环绕着山脚流淌,这样的景色只应该天上才有,人间难得有几次机会能够看到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山川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首联“楼台隐隐云中起,叠嶂层峦青未巳”点出了山景的壮观和神秘,楼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峰连绵不断,青翠欲滴,颔联“远望山川如画里,近观草木似仙圃”进一步描绘了山景的如画之美,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都令人陶醉,颈联“飞鸟成群寻佳木,溪流潺潺绕山趾”则从动态的角度描写了山中的生机和活力,尾联“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睹”则表达了诗人对山景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的山川景色,展现了自然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将山景的壮观、神秘、如画和生机盎然等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游历经历有关,唐代诗人往往喜欢游历名山大川,以寻找灵感和抒发情感,李颀在游历过程中,被眼前的壮丽山景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描绘和赞美自然之美,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不满和逃避情绪,他通过描绘自然之美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