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突起作险状,两厓怪石森屏障。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峡江行

忽然突起作险状,两厓怪石森屏障。下一句是什么?

唐·张籍

江流千里势如虹,忽然突起作险状。

两厓怪石森屏障,舟行其中心惶惶。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约生于766年,卒于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长安,仕途坎坷,曾任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等职,张籍的诗歌以乐府诗著称,多写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译文

江水奔流千里,气势如彩虹般壮阔,

忽然间地势突起,变得险峻异常。

两岸的怪石如同森严的屏障,

小船行驶在其中,让人心中惶恐不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峡江行舟的惊险场景,首句“江流千里势如虹”写出了江水的浩荡与壮阔;次句“忽然突起作险状”则笔锋一转,突出了地势的突变与险峻;第三句“两厓怪石森屏障”具体描绘了峡江两岸怪石的形态,如同森严的屏障,增加了行舟的难度与危险性;末句“舟行其中心惶惶”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赏析

这首诗以峡江行舟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险峻,诗人以“江流千里势如虹”开篇,既写出了江水的浩荡与壮阔,又为后文的险峻埋下了伏笔,诗人以“忽然突起作险状”和“两厓怪石森屏障”两句,将峡江的险峻与怪石嶙峋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行舟的艰难与危险,末句“舟行其中心惶惶”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慨。

创作背景

张籍在唐代中期以乐府诗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这首诗可能是张籍在游历四方时,途径峡江,目睹了峡江行舟的惊险场景,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张籍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敬畏,以及他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