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峰峦忽成暗,云雾亦旋开”,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游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游南山
唐·韦应物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洒出尘外,升腾入云中。
雨馀千峰净,云起百溪通。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泉濯吾足,濯缨濯缨可。
嘉木荫芳甸,芳草滋丰茸。
知心岂易得,动念此山空。
行路难悠悠,离人如断蓬。
峰峦忽成暗,云雾亦旋开。
万木互蒙茏,日出东南隅。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抒发隐逸闲适之情,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这座山峰多么峻峭秀丽,翠绿得像盛开的芙蓉,它潇洒地超出尘世之外,高耸入云,雨后千峰更加洁净,云雾升起时百溪相通,林中有奇异的鸟儿,自称是凤凰,清泉洗涤着我的双脚,仿佛可以洗涤心灵,嘉木成荫覆盖着芬芳的田野,芳草茂盛,知心朋友哪里容易找到,想到这里山中的空寂,行路艰难又漫长,离别的人像断蓬一样漂泊不定,山峰和山峦忽然变得昏暗,云雾也随即散开,万木茂盛交织在一起,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山的壮丽景色和隐逸生活的闲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峰峦忽成暗,云雾亦旋开”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景象,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意境美。
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细腻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南山的峻秀和隐逸生活的闲适,诗中“峰峦忽成暗,云雾亦旋开”两句,不仅描绘了山中云雾的变幻,也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莫测,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选择辞官闲居,寄情山水,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南山的壮丽景色和隐逸生活的闲适,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超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情感在“峰峦忽成暗,云雾亦旋开”两句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游南山》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佳作,通过描绘南山的壮丽景色和隐逸生活的闲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超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