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轻德薄的成语解释摘要:才轻德薄是一个成语,意指才学疏浅、德行不高,形容一个人缺乏足够的才能和道德修养。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能力有限、品德欠佳的人,提醒人们要注重自我提升,努力成为既有才华又有品德的人。
1、才轻德薄的释义:
才轻德薄指的是才能平庸,品德修养也不深厚,形容一个人既没有出众的才华,也没有高尚的品德,常用于自谦或评价他人时表示对方不够优秀。
2、才轻德薄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德行》:“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各有所长,不能相陵;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才轻德薄,不足称也。”原文中用以表达自谦之意,认为自己才能和品德都不足以称道。
3、才轻德薄的例句:
他常常自嘲自己才轻德薄,需要不断学习进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4、才轻德薄的分解解释:
- 才轻:指才能平庸,不突出,没有显著的才华或技能。
- 德薄:指品德修养不够深厚,缺乏高尚的道德品质或道德修养不足。
5、才轻德薄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多用于自谦,也可在评价他人时表示对方不够优秀或不够资格,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较为常见,带有一定的文言色彩。
6、才轻德薄的示例:
示例一:他深知自己才轻德薄,因此总是虚心向他人请教,不断充实自己。
示例二:面对如此重要的任务,他自觉才轻德薄,难以胜任,于是主动让贤。
7、才轻德薄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才疏学浅(指才学不高,学识浅薄)、德薄才鲜(指品德不高,才能有限)。
- 反义词:才高八斗(形容文才非常高)、德才兼备(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解释,我们可以全面理解“才轻德薄”这个成语的含义、来源、用法以及与之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