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赍灵符,浩劫昆明灰。出自哪首诗?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何当赍灵符,浩劫昆明灰”,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西上莲花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何当赍灵符,浩劫昆明灰。出自哪首诗?

古风·西上莲花山

唐·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何当赍灵符,浩劫昆明灰。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风格豪放飘逸,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向西攀登莲花山,远远望见仙人明星。

仙女们手捧洁白的芙蓉花,轻盈地行走在太空之上。

她们身着霓裳羽衣,拖着长长的飘带,飘飘然升天而去。

她们邀请我登上云台,与仙人卫叔卿作揖行礼。

恍恍惚惚中,我与他们一同离去,驾着鸿鹄凌驾于紫冥之上。

俯瞰洛阳平原,只见胡兵漫山遍野。

鲜血染红了野草,豺狼也披上了官帽缨带。

何时才能手持灵符,将这场浩劫化为昆明池的灰烬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仙人的邂逅,以及俯瞰人间的战乱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何当赍灵符,浩劫昆明灰”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用灵符消除战乱、恢复和平的美好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现实与幻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诗中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反衬出人间的苦难,使诗人对和平的向往更加鲜明,诗人以“何当赍灵符,浩劫昆明灰”作为结尾,既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前夕,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李白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深感忧虑,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恨,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古风·西上莲花山》是李白的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浪漫主义风格的佳作,通过描绘仙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恨。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