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不嫌茅舍贫,清香日日来。
野老闲相语,山花笑满腮。
白云生远岫,明月照苍苔。
此地堪长住,他年不拟回。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富有禅意,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不嫌弃简陋的茅屋贫寒,每天都有清幽的香气飘来,村里的老人悠闲地交谈着,山间的花朵笑得满脸灿烂,远处的山峰上升起了白云,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青苔,这个地方适合长久居住,将来我也不想再离开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联“不嫌茅舍贫,清香日日来”表达了诗人对简陋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颔联“野老闲相语,山花笑满腮”描绘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和谐;颈联“白云生远岫,明月照苍苔”以自然景色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尾联“此地堪长住,他年不拟回”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留恋。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和谐与美好,诗人以“不嫌茅舍贫”开篇,直接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超脱,而“清香日日来”则暗示了自然之美的无穷魅力,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闲适与自然景色的宁静,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尾联则以“此地堪长住,他年不拟回”作结,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留恋,使全诗情感达到了高潮,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禅意,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间度过,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山居时期所作,通过描绘自己简陋而宁静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山居生活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