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过梅州北门》
朝代:宋
作者:杨万里
宅在梅州州北门,眼前不见大夫宅,
止见大夫下马石,行人犹自说当年。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诚斋体”。
译文
在梅州的北门处,眼前已经看不到大夫的宅邸了,
只看见大夫曾经下马的那块石头,
过往的行人还在谈论着当年的故事。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梅州北门处大夫宅邸的遗迹——下马石,来追忆往昔的辉煌与人物,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宅在梅州州北门”开篇,直接点明了地点,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眼前不见大夫宅,止见大夫下马石”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下马石作为大夫曾经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如今却成了唯一可寻的遗迹,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与历史的沧桑,最后一句“行人犹自说当年”,则通过行人的口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慨,使得全诗的情感更加深沉与厚重。
杨万里的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一个小小的下马石,展现出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与感慨,这首诗也体现了杨万里诗歌中常见的“诚斋体”风格,即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自然,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深刻的诗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游历梅州时所作,梅州作为古代的一个重要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诗人在游历过程中,被梅州北门处的大夫下马石所吸引,触发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怀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过梅州北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过往岁月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