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槁已能同散木,鬓霜从听著寒蓬。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闲居

形槁已能同散木,鬓霜从听著寒蓬。下一句是什么?

唐·白居易

门巷萧条长绿苔,

故人容鬓各相衰。

平生心事闲难得,

尽在东皋醉后诗。

形槁已能同散木,

鬓霜从听著寒蓬。

几回吟罢斜阳尽,

梦绕江南水石通。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门巷里长满了绿苔,显得萧条冷清,故人们的容颜和鬓发都已衰老,一生中难得有闲暇的时光,这些心事都写在了东皋醉后的诗篇里,身体已经消瘦如同无用的散木,鬓发斑白就任凭它像寒蓬一样随风飘散,多少次在吟诵完诗句后夕阳已尽,梦中还萦绕着江南的山水石径。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联写门巷萧条,故人衰老,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颔联表达了诗人对闲暇时光的珍惜和心事难言的感慨,颈联“形槁已能同散木,鬓霜从听著寒蓬”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身体消瘦、鬓发斑白的形象,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态度,尾联以梦绕江南作结,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主题,通过描绘门巷萧条、故人衰老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诗人以自己的身体消瘦和鬓发斑白为喻,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他也通过醉后吟诗的方式,寄托了自己的心事和情怀,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白居易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多次贬谪和流离失所,在闲居期间,他逐渐放下了对功名的追求,转而专注于诗歌创作和享受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生命、岁月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通过描绘自己的形象和心境,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