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的释义

诗词原文

西塍废圃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的释义

宋·周密

秋满篱根始见花,

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巷人家里,

不见篱根看落花。

作者及朝代

作者:周密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周密(1232年-1298年或1301年),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川渔隐、弁阳老人、四水潜夫等,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祖籍济南,后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入元隐居不仕,其诗词文章皆有成就,尤精于史学,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编有《绝妙好词笺》等,周密的作品多抒发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情感深沉,风格清丽。

译文

直到秋天布满篱笆的根部,才看见花儿绽放,

却是在这冷清寂寞之时,遇到了花开的繁华景象。

在西风吹拂的街巷人家里,

人们不再关注篱笆根部,只待看那落花飘零。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里篱笆根部的花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前两句写花在冷清的环境中绽放,象征着在逆境中坚持自我、绽放光彩的精神;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暗示繁华易逝,人们往往只关注结果(落花),而忽视了过程中的坚持与努力。

赏析

这首诗以秋花为引子,寓情于景,借物言志,诗人通过“秋满篱根始见花”一句,展现了花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同时也暗喻了自己在动荡时局中的坚守与不屈,而“却从冷淡遇繁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即便是在冷清的环境中,也能遇到属于自己的繁华时刻,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珍惜过程、看淡结果的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周密生活在南宋末年至元初,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权更迭的时期,作为一位有着深厚家国情怀的文人,周密在作品中多次流露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秋花的坚韧与繁华,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也反映了诗人在逆境中坚持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坚韧品质。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