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清代
作者:黄宗羲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朝。
樵歌已换人间世,未了岩前一局棋。
作者简介
黄宗羲(1610年-1695年),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蓝田渔父、鹿城居士等,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党人黄尊素之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译文
山岩的门户和松树间的小径长久以来都显得寂寥无人,只有隐士自己每天清晨来到这里,樵夫的歌声已经换过了人间的世代,而那岩前的一局棋却还未结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生活的静谧与超脱,首句“岩扉松径长寂寥”写出了山居环境的幽静,岩扉(山岩的门户)和松径(松树间的小径)都显得寂寥无人,次句“惟有幽人自来朝”点出隐士(幽人)是这里的常客,他每天清晨都会来到这里,后两句“樵歌已换人间世,未了岩前一局棋”则通过樵夫的歌声和未完的棋局,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但隐士却似乎超脱了这一切,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静谧与超脱,诗人通过描绘山岩、松径、樵歌和棋局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氛围,诗人也通过“樵歌已换人间世”一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但隐士却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岩前的一局棋为伴,这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宗羲在山居期间所作,黄宗羲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社会改革,但晚年却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期间,对山居生活的感悟和体会的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这首诗也反映了黄宗羲在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时期,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