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怜招隐地,况复草玄家。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酬张少府

应怜招隐地,况复草玄家。的意思及出处

唐·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应怜招隐地,况复草玄家。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译文

晚年只喜好安静,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自己想来没有什么高明的谋略,只知道返回那幽居的山林,松林中风吹过解开衣带,在山间月光下弹琴,这里真该是隐士们喜爱的地方,可惜我久居官场,已不是隐居山林的人了。

释义

晚年唯好静:晚年只喜欢安静的环境。

万事不关心:对世间万事都不再关心。

自顾无长策:自己想来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空知返旧林:只知道回到山林中去。

松风吹解带:松林中的风吹动衣带。

山月照弹琴:山间的月光映照下弹琴。

应怜招隐地:想来应该怜惜这隐居之地。

况复草玄家:更何况我是写《草玄经》一类书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时期的作品,反映了诗人晚年那种恬淡闲适、怡然自得的心境,首联直接点明主题,说自己晚年只喜欢安静,对世间万事都不再关心,颔联说自己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知道回到山林中去,颈联描写了在山林中的生活情景,松林中的风吹动衣带,山间的月光映照下弹琴,充满了闲适之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未能完全摆脱世俗事务的遗憾。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通过描写山林中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淡泊,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仕途不顺,政治抱负难以实现,于是逐渐转向佛教,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晚年时期的心境和生活状态,诗人通过描写山林中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事务的厌倦,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