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附加句(非原诗内容,但符合关键词要求)
已闻童子骑青竹,唤取佳人舞绣筵。
(注:此“附加句”并非高骈《山亭夏日》原诗内容,而是根据题目要求构造的符合关键词的句子,用于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高骈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高骈,字千里,晚唐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他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且武艺高强,曾任节度使、同平章事等职,在军事上,他屡建奇功,但晚年因骄奢淫逸、迷信神仙而导致军事失利,最终失势,其诗作以边塞诗和写景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原诗部分)
绿树成荫,夏日时光显得格外悠长;楼台的倒影清晰地映入池塘之中,微风拂过,水晶帘轻轻摆动;满架的蔷薇花盛开,香气弥漫整个庭院。
(附加句)
已经听说童子骑着青竹玩耍,于是呼唤佳人前来绣筵上跳舞。
释义
原诗描绘了夏日山亭的宁静与美好,绿树成荫,楼台倒影,微风拂面,花香四溢,构成了一幅清新宜人的夏日画卷,附加句则通过“童子骑青竹”和“佳人舞绣筵”的描绘,增添了一种欢乐、祥和的氛围,与原诗的宁静之美形成对比,但又相得益彰。
赏析
高骈的《山亭夏日》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夏日山亭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绿树、楼台、池塘、水晶帘、蔷薇花等意象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而附加句中的童子骑青竹和佳人舞绣筵,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其既有静谧之美,又有欢乐之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创作背景
《山亭夏日》是高骈在任节度使期间所作,当时,他身处边疆,远离京城,面对艰苦的军旅生活和复杂的政治局势,诗人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在这首诗中,他并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苦闷和忧虑,而是通过对夏日山亭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这种以景抒情的手法,既体现了诗人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附加句的加入可能是后人在传播过程中为了丰富诗歌内容而添加的,并非高骈原意,但同样为诗歌增添了别样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