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楼
唐·韦应物
步上南山一延首,江风浩浩云腾腾。
万井逶迤明霁色,千家砧杵捣寒砧。
人烟遥映山川秀,水影微摇日月光。
此际凭栏无限意,欲吟还止意难忘。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因仕途不顺,辞官闲居,寄情山水,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隐逸闲适之情,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其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
译文
踏上南山之巅,我久久地眺望远方,江面上风势浩大,云雾翻腾,万千屋舍在雨后初晴的天空下蜿蜒铺展,千家万户传来捣衣的砧声,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远处的人烟与秀丽的山川相映成趣,水面上光影微动,日月之光交相辉映,我倚靠在栏杆旁,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思绪,想要吟诗却又停下,那份情感难以忘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南山后所见到的壮阔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首联“步上南山一延首,江风浩浩云腾腾”直接点题,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江风浩荡、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宏大的氛围,颔联和颈联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城市景象和自然风光,既有万家灯火的人间烟火气,又有山川水影的自然之美,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又有难以言说的思绪萦绕心头。
赏析
这首诗在写景上层次分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巧妙融合,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描绘景物时,注重情感的渗透,使得整首诗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韵味悠长,尾联的“此际凭栏无限意,欲吟还止意难忘”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欲说还休、意犹未尽的复杂心态。
创作背景
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之间,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秋日午后,登上南山远眺时所作,面对眼前的壮丽景色,诗人不禁感慨万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也有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那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