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中与幽人对酌
唐·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手抚琴书空自笑,相见常无一樽酒。
山中枯淡令人憎,且喜相寻趁晚晴。
(注:“相见常无一樽酒,山中枯淡令人憎”这两句并非李白某首完整诗中的原句,而是根据李白诗歌风格和意境,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而创作的融合句,旨在体现李白诗中常见的饮酒、山中生活及友情主题,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融合情境进行。)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风格豪放飘逸,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自由、友谊、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李白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译文
我们两人在山中对着盛开的山花饮酒,一杯接一杯,畅饮无度,当我醉意朦胧,想要睡去时,你就先离开吧,如果明天还有兴致,就带着琴再来找我,我独自抚摸着琴和书,不禁自嘲起来,每次相见总是缺少那一樽共饮的美酒,这山里的生活太过单调乏味,令人心生厌倦,但好在有你来寻我,趁着傍晚的晴朗,我们的相聚让这枯淡的山中生活有了几分乐趣。
释义
此诗通过描述诗人与友人在山中对酌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友情和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一杯一杯复一杯”体现了诗人饮酒的豪放不羁,“我醉欲眠卿且去”则表现了诗人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而“相见常无一樽酒,山中枯淡令人憎”则透露出诗人对山中生活单调的无奈与不满,以及对与友人相聚时缺少美酒相伴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中饮酒对酌的生动画面,展现了诗人李白独特的个性和生活情趣,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深厚的珍视,更有对山中生活单调的反思,通过“相见常无一樽酒”的感慨,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与飘逸。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融合句构成的,但我们可以从李白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中推测其可能的创作灵感,李白一生热爱自然,追求自由,常年在外游历,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游历过程中,他常常与友人一起饮酒赋诗,享受生活的乐趣,李白也曾在山中隐居过一段时间,体验了山中生活的单调与枯淡,这首诗可能是在这种生活背景下,诗人对友情、自然和生活情趣的深刻感悟与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