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招隐诗
魏晋:左思
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
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白云停阴冈,丹霞映幽林。
日隐寒涧涩,鸟聚空柯吟。
落英飘暮春,孤灯照寒襟。
招我卜宅居其旁,自顾麋鹿何由系。
啸歌长咏,怡我情心。
作者及朝代
作者:左思
朝代:魏晋
作者简介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名噪一时,造成“洛阳纸贵”的现象,另有《咏史》八首等诗作传世,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左思出身寒微,但才华横溢,其作品多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译文
手持竹杖去招寻隐士,荒凉的道路上古今交错,山洞里并没有人造的建筑,山丘中却传来了悠扬的琴声,白云停留在阴郁的山冈上,红霞映照着幽深的树林,太阳隐没,寒冷的山涧水流不畅,鸟儿聚集在空枝上吟唱,晚春时节落花飘零,孤独的灯火照亮了我寒凉的衣襟,你邀请我择地而居,就在你的旁边,但看看自己,如同麋鹿一般,又怎能被世俗的羁绊所系呢?我长啸高歌,吟诵诗篇,以此来愉悦我的心情。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生活的环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超脱,诗中“招我卜宅居其旁”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羡慕和渴望,“自顾麋鹿何由系”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挣脱和对自由的追求。
赏析
左思的《招隐诗》以其清新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隐士生活画卷,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白云停阴冈,丹霞映幽林”等,营造出一种静谧、幽远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的天地之中,诗人通过“招我卜宅居其旁”的邀请,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自顾麋鹿何由系”则巧妙地借麋鹿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世俗束缚的挣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左思生活在魏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现实,左思深感无奈和不满,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这首《招隐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隐士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超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对自由、独立生活的渴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