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犹识旧山川,青眼多惭老兄弟。的释义

诗词原文

忆旧游

白云犹识旧山川,青眼多惭老兄弟。的释义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白云犹识旧山川,青眼多惭老兄弟。

风月虽佳懒再游,松筠如故情难弃。

故人零落半凋零,回首天涯泪满襟。

梦里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诗人,自幼聪颖,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应县教谕黄之隽所赏识,教以诗学,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应童子试,历七年不第,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为县丞沈业富所邀,入为幕僚,后出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赴京赶考,未中,从此绝意仕途,游历名山大川,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于山西运城,黄景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

译文

白云还记得过去的山川景色,而我面对老兄弟却常感惭愧,虽然风月美景依旧,但我已懒得再去游览,松树和竹子依然如故,我对它们的情感却难以割舍,老朋友大多已经凋零,回首天涯,泪水沾满了衣襟,即使在梦里相逢,恐怕也认不出我来了,因为我已经满面尘土,鬓发如霜。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老朋友的深深思念,首联“白云犹识旧山川,青眼多惭老兄弟”通过自然景物的恒常与人际关系的变迁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旧日时光的怀念和对老朋友的愧疚,颔联“风月虽佳懒再游,松筠如故情难弃”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老朋友情感的珍视,颈联“故人零落半凋零,回首天涯泪满襟”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老朋友凋零的悲痛和无尽的思念,尾联“梦里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以梦境中的相逢作为结尾,更加深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自然景物与人际关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老朋友的无限思念,诗人以“白云”和“青眼”为象征,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际关系的变迁,诗人通过描绘“风月”、“松筠”等自然景物,进一步烘托出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老朋友情感的珍视,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景仁在游历名山大川、历经人生坎坷之后所作,诗人一生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但他却以诗才横溢、情感真挚而著称,这首诗正是诗人在回忆过去、思念老朋友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对友情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