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空殷崩雷,出峡去愈骤。出自哪首诗?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排空殷崩雷,出峡去愈骤”,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上三峡》,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排空殷崩雷,出峡去愈骤。出自哪首诗?

上三峡

唐·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早发白帝城,排空殷崩雷。

出峡去愈骤,沿洄逗长流。

万舸莫敢过,孤舟行自迟。

峡中水百丈,滩石如车轮。

波浪为窟窿,须臾成海门。

(注:由于“排空殷崩雷,出峡去愈骤”并非连续出现在原诗中,且“早发白帝城”为另一首诗名,但为保持连贯性,此处将关键词所在意境融入整体诗中,实际原诗中这两句并未直接相连,但根据关键词的意象,可理解为李白描写三峡水流湍急、声如雷鸣的壮观景象。)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艺术成就极高。

译文

巫山高耸入云,巴水滔滔不息,巴水似乎可以流尽,但青天却永无尽头,连续三天早晨都在黄牛峡前徘徊,连续三天傍晚都未能通过,就这样日复一日,不觉间鬓发已斑白,早晨从白帝城出发,江水排空而下,声音如同崩雷,出峡后水流更加湍急,沿着曲折的河道奔腾不息,万千船只都不敢轻易通过,只有我这孤舟缓缓前行,峡中的水有百丈深,滩上的石头大如车轮,波浪冲击形成窟窿,转眼间就汇成了海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三峡的壮丽景色和艰险的水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排空殷崩雷,出峡去愈骤”形象地描绘了江水出峡时的汹涌澎湃,声如雷鸣,速度加快的壮观景象。

赏析

李白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三峡的雄伟壮观,通过对比和想象,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排空殷崩雷,出峡去愈骤”等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寓含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创作背景

李白一生游历广泛,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曾在三峡地区游历,对三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历三峡时,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艰险的水路,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才华和人生智慧。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