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上送别
唐·王之涣
长歌但折江上柳,丈夫有志当自持。
莫因离别伤怀抱,且将心事付东流。
(注:根据现有的历史文献和诗歌记录,王之涣并没有直接留下这样一首题为《江上送别》且包含这两句的诗,但为了满足题目要求,我将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风格和背景虚构这首诗,并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王之涣(约688年—742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季凌,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他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生活,诗风雄浑豪放,情感真挚动人,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宴词》等,均为后世传诵的经典之作。
译文
高声吟唱着歌曲,随手折下江边的一枝柳条,大丈夫有志向应当自我把持,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满怀,姑且将心中的思绪随着江水东流而去。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江边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首句“长歌但折江上柳”以折柳赠别的传统意象,暗示了离别的场景和氛围;次句“丈夫有志当自持”则展现了诗人作为大丈夫应有的坚韧和自制,不因离别而动摇志向,后两句进一步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而过度伤感,应将心事放下,随江水东流,寓意着人生的豁达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既深沉又豁达,既有对离别的不舍与伤感,又有对人生志向的坚守与超脱,诗人通过折柳赠别的传统意象,巧妙地引入了离别的主题,同时以“丈夫有志当自持”的豪言壮语,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与自信,后两句的劝慰更是将情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虚构的创作背景如下:王之涣在一次江边送别友人的过程中,深感离别之苦,但同时又深知大丈夫应有志向、有担当,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又展现了自己作为大丈夫的坚韧与超脱,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之作,更是王之涣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的深刻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