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台上贤治中,妙龄斫桂广寒宫。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宜春台

宜春台上贤治中,妙龄斫桂广寒宫。全诗是什么?

唐·袁皓

宜春台上贤治中,妙龄斫桂广寒宫。

文章五色凤凰舞,书法三字蛟龙蟠。

功成献捷明光殿,宴罢归来灞水东。

今日重游应笑我,春风回首尽成空。

作者及朝代

作者:袁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袁皓,唐代诗人、书法家,生平事迹不甚详,他活跃于晚唐时期,以诗文和书法著称,袁皓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书法则被誉为“三字蛟龙蟠”,可见其艺术造诣之深,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宜春台上,有一位贤能的官员正在治理政事,他年轻时就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如同在广寒宫中砍下桂树的才子,他的文章五彩斑斓,如同凤凰翩翩起舞;书法则遒劲有力,宛如蛟龙盘踞,当他立下战功,在明光殿上献上捷报时,是何等的荣耀;宴会结束后,他满载而归,灞水东流,见证了他的辉煌,如今我再次游览宜春台,想必他会笑话我,因为那些春风得意的日子,都已经随风而逝,化为乌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宜春台上的贤能官员,赞美了他的才华和功绩,首句点明地点和人物,次句以“妙龄斫桂广寒宫”比喻其年轻时的科举成功,三、四句则分别赞美了他的文章和书法成就,五、六句描述了他立下战功、受到朝廷嘉奖的荣耀时刻,末两句则以“今日重游”的口吻,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感慨和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宜春台为背景,通过描绘一位贤能官员的生平事迹,展现了唐代士人的风采和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妙龄斫桂广寒宫”、“文章五色凤凰舞”、“书法三字蛟龙蟠”等,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诗人也通过对比和感慨,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袁皓的个人经历有关,他或许曾在宜春台附近生活或工作过,对这里的风景和人物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游览宜春台时,他回忆起过去在这里度过的岁月和遇到的贤能之士,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怀念,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意的诗篇,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才华和功绩的崇尚和追求,以及他们对过去岁月的珍视和怀念。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