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洞庭秋思
唐·刘禹锡
云水一分飞,离忧洞庭侧。
烟波浩渺间,愁绪满秋色。
月照孤舟影,风摇白露叶。
相思何处寄,长啸动寒夜。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创作,历史上刘禹锡并无此确切作品。)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清新自然之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云彩与水面仿佛一分为二,各自飞散,我满怀离愁站在洞庭湖畔,烟波浩渺的湖面上,我的愁绪如同这满目的秋色一般浓重,月光照耀着孤独的船影,秋风摇曳着带着白露的叶子,我的相思之情该寄托于何处呢?只能在这寒冷的夜晚长啸一声,以抒发内心的苦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畔的云水、烟波、月色、孤舟、秋风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忧与相思之情,云水一分飞,象征着离别与分离;离忧洞庭侧,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愁绪所在,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愁绪的浓重与深沉。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离忧与相思,首句“云水一分飞”以云水的分离象征人与人的离别,既形象又富有哲理,次句“离忧洞庭侧”则直接点题,将诗人的愁绪与洞庭湖这一具体地点相联系,使得情感更加具体可感,后两句则通过月照孤舟、风摇白露等细节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愁绪的渲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作于刘禹锡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期间,当时,他因参与政治革新运动而遭贬谪,远离家乡与亲人,内心充满了离忧与相思,在一个秋日的夜晚,他独自站在洞庭湖畔,望着眼前的云水、烟波、月色与孤舟,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离忧与相思之情的诗篇,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与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