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醉松花春,追攀紫烟客。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松花春醉

困醉松花春,追攀紫烟客。的意思及出处

唐·李悠然

困醉松花春梦里,追攀紫烟客行间。

云深不见来时路,水远犹闻笑语喧。

山色空蒙烟雨里,松声萧瑟暮云边。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闲。

作者简介

李悠然,唐代中晚期的一位隐士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热爱自然,常游历于山水之间,以诗酒自娱,作品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译文

在松花飘落的春日里沉醉入梦,我追寻着紫烟缭绕中的隐士踪迹漫步,云雾深重,已看不清来时的道路,但远处仍能听见欢声笑语回荡,山色在烟雨朦胧中若隐若现,松涛在傍晚的云朵边萧瑟作响,不知何时能回到那青山之外,月光洒满松林小径,一片悠然自得。

释义

困醉松花春:形容诗人在松花飘落的春日美景中沉醉不已。

追攀紫烟客:指诗人追寻着那些隐居于紫烟缭绕之地的隐士高人。

云深不见来时路:形容山林云雾缭绕,难以辨认归途。

水远犹闻笑语喧:即便距离遥远,仍能感受到山林间的欢声笑语,寓意心灵的自由与愉悦。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山林隐逸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困醉松花春梦里,追攀紫烟客行间”以梦境开篇,既表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沉醉,又暗示了对高洁隐士生活的追求,颔联与颈联通过云雾、山水、松声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尾联则以“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闲”作结,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无限憧憬,以及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李悠然游历山林、探访隐士之时,唐代中晚期,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选择避世隐居,李悠然便是其中之一,他在游历过程中,被山林间的自然美景和隐士们的高洁情操所吸引,遂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描绘隐逸生活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更能体会到他内心深处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