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真冥鸿志,不逐笼下翼。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逸志

子真冥鸿志,不逐笼下翼。上一句是什么?

唐·王勃

子真冥鸿志,不逐笼下翼。

澹泊遗荣利,贞坚守素业。

岚峰对敞室,云岫临清泚。

芜菁满庭除,蕙兰盈怀袖。

鸣琴候晨夕,酌酒延宾友。

林壑久栖迟,烟霞屡攀蹑。

逍遥游太清,携手长相蹑。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勃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颖好学,六岁即能写文章,被誉为“神童”,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在骈文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王勃的一生颇为坎坷,因才华出众而遭人嫉妒,多次仕途不顺,最终在渡海时溺水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译文

子真有着像冥鸿一样高远的志向,不愿追逐那些被关在笼中的鸟儿,他淡泊名利,坚守着清贫而纯洁的生活,他的居所面对着云雾缭绕的山峰,清澈的溪流从云岫间流淌而下,庭院里长满了芜菁,衣袖间盈满了蕙兰的香气,他早晨弹琴,傍晚饮酒,邀请宾客朋友一同欢聚,长久以来,他栖息在林壑之间,多次攀登山巅,与烟霞为伴,他逍遥自在地遨游在太空之中,与志同道合的人携手同行。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子真(王勃可能借以自喻)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高洁志向的追求和对名利的淡泊,诗中“冥鸿志”象征着高远的志向,“笼下翼”则比喻被束缚的世俗生活,子真选择了一条清贫但纯洁的道路,与山林为伴,与烟霞为友,享受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子真的生活环境、生活态度以及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中“岚峰”、“云岫”、“芜菁”、“蕙兰”等意象,不仅营造了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对比“冥鸿志”与“笼下翼”,表达了对高洁志向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勃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际,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世俗的功名利禄,王勃感到厌倦和无奈,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过着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和心境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子真的隐居生活,王勃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志向的追求和对名利的淡泊,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