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唐·韩翃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醉中香。
八月湖浸天,扬帆入秋色。
作者及朝代: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作者简介:
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作多写送别酬赠和咏史怀古,善于将情思融入景物描写之中,风格清新自然,婉丽多姿,他的诗风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唐代诗坛上,他的诗作被视为一种清新脱俗的存在。
译文:
在城中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匹,为沈东阳饯行,九月时节,寒露晶莹洁白,六关之间,秋草已经枯黄,在齐地听着美妙的歌声,鲁地的酒在醉意中散发出香气,八月的湖水仿佛浸没了天空,扬帆起航,进入了秋天的景色之中。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诗人为友人沈东阳饯行的场景,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和离别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八月湖浸天,扬帆入秋色”一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烘托出诗人对友人扬帆远航的祝愿和留恋。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等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凄清而美丽的氛围,而“八月湖浸天,扬帆入秋色”一句,更是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扬帆远航的祝愿和留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翃在鲁中为友人沈东阳饯行时所作,当时沈东阳即将返回郑州,韩翃为了表达对他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便写下了这首送别诗,诗中通过对秋天的景色和离别的氛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离别时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