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蜻蜓转逐断香飞,歌鸟残春听渐稀”,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晚春行田南原》,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晚春行田南原
宋·杨万里
扪萝挽葛上孱颜,想见山灵笑我还。
老去功名空自惜,向来人事半成闲。
蜻蜓转逐断香飞,歌鸟残春听渐稀。
日暮归来无一事,数花默数一庭萱。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诚斋体”。
译文
攀着藤萝挽着葛藤登上陡峭的山岭,仿佛能想象到山中的神灵在笑话我又回来了,年老之后,对于功名的追求只能空自惋惜,过去的人事多半已经成了过眼云烟,蜻蜓追逐着断断续续的香气飞舞,歌唱的鸟儿在晚春时节叫声也渐渐稀少,傍晚时分归来,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只能默默地数着庭院中的萱草花朵。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晚春时节行走于田南原上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诗人攀藤挽葛登山,想象山灵相迎;颔联抒发年老功成未就的感慨;颈联以蜻蜓追逐断香、歌鸟叫声渐稀描绘晚春景象;尾联则写诗人归来无事,默数萱花以消遣。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颈联“蜻蜓转逐断香飞,歌鸟残春听渐稀”两句尤为精彩,通过蜻蜓追逐香气和歌鸟叫声渐稀的描绘,生动地刻画了晚春时节的景象,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晚春时节行走于田南原上时所作,当时,诗人或许正面临着年老功成未就的困境,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无奈,在行走于田野之间时,他看到了晚春的景象,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晚春行田南原》是杨万里的一首优秀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杨万里的思想和情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