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
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端阁皂狂。
林蝉委蜕仙何远,巢燕成雏去已迟。
作者及朝代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作者简介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
译文
蝉儿在林间蜕壳而去,仿佛成了仙人般遥远不可触及;巢中的燕子已经哺育出雏儿,但它们离去却已经有些迟了。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夏日田园中的自然景象,通过蝉的蜕壳和燕子的育雏,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蝉蜕壳象征着生命的蜕变和升华,而燕子育雏则体现了生命的繁衍和延续,但“仙何远”和“去已迟”又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赏析
这两句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蝉蜕壳成仙的意象,既富有浪漫色彩,又暗含了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向往,而燕子育雏后离去的迟缓,则反映了生命的无奈和时光的无情,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晚年退居石湖时所作的一组田园诗之一,范成大一生仕途坎坷,晚年退居石湖后,他更加关注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象,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这组《夏日田园杂兴》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包含了多首描绘夏日田园景象和农民生活的诗歌,这首包含“林蝉委蜕仙何远,巢燕成雏去已迟”的诗句,正是诗人在观察自然、感悟人生时所得出的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