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似一番雨过,似轻鬟、晚临妆镜。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霓裳中序第一

好似一番雨过,似轻鬟、晚临妆镜。全诗是什么?

宋·姜夔

亭皋正望极,乱落红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飘零久,而今何意,忽到柳营侧。

好似一番雨过,似轻鬟、晚临妆镜,旧曲重听,甚当时、意绪凄寂,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作者及朝代

作者:姜夔(kuí),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作风格清空骚雅,有《白石道人歌曲》等传世。

作者简介

姜夔生于南宋时期,一生未仕,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他的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在内容上,多写个人身世之感,抒发凄清寂寞与飘零之叹,在艺术上,他精于音律,自创新调,词风清峻峭拔,格调高远,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

译文

我站在水边极目远望,红莲凋零,归期无望,身体多病又没有力气,何况现在已入秋,团扇渐渐不再使用,罗衣也开始换穿,时光如白驹过隙,感叹那屋梁上的燕子,就像客人一样来去匆匆,心上人如今在哪里?只有一帘淡月,仿佛映照着她昔日的容颜。

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壁上的秋虫在吟唱,勾起了我如织的愁绪,回想起年轻时四处漂泊的经历,笛声中关山重重,柳荫下的坊陌街巷,坠落的红花已杳无音信,只有那碧绿的流水在悄悄地流淌,我飘零已久,如今为何会忽然来到这军营之旁?

就好像一场雨过后,那景象就像美人傍晚时分对着妆镜梳理她轻盈的发髻,重听旧日的曲调,心中凄寂无比,想象着她戴着佩环,在月夜归来,化作这朵幽独的花。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回忆往昔,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上片写词人秋日傍晚的所见所感,下片则转入对往昔的追忆和对心上人的思念。“好似一番雨过,似轻鬟、晚临妆镜”一句,以雨后景象比喻美人梳妆,形象生动,富有意境。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词人通过“好似一番雨过,似轻鬟、晚临妆镜”等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清、幽寂的氛围,词人也通过回忆往昔的漂泊经历和与心上人的离别,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感慨和对心上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词人在秋日傍晚时分,面对凋零的红莲和流逝的时光,触景生情,回忆起往昔的漂泊经历和与心上人的离别,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感慨和思念之情的词作,姜夔一生未仕,转徙江湖,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经历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